可以肯定的是–––佈道是改變了!今日我們所熟悉的佈道概念,巴刻(J.I. Packer)有這樣的描寫:
這個〔現代佈道特色〕似乎假定了聚會生活就是歸信和堅固的循環。佈道差不多被視為定期的招募運動。它成了一種額外和經常的活動,乃是附帶加在經常的教會聚會上的。這些活動需要特別的籌劃、特別的動員,還需要特別的佈道講員來主領。它們往往稱為「佈道會」(“meeting”),而不是「事奉」(“services”);有些地方還叫做「復興大會」(“revivals”);無論怎樣稱呼,它們均被看待作和經常的崇拜相異和分別的活動。在聚會裡,一切的安排都是直接為了要叫未信者作出一個即時的、自覺的、決定性的行動來信靠耶穌基督。聚會結束時,那些有反應或想有回應的人便被邀請來到講台前面接受協談、又或者舉手、填咭等等,作為他們決志行動的公開見證。這些行動被聲稱為有益的,因為會幫助他們「決志」得清楚一些,並且方便他們日後得到「跟進」。這些人便被建議和轉介到各聚會地方作為一個信徒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