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來神學教育發展趨勢側寫
(取自新加坡漁人團契《看哪季刊》第100期)
本世紀六十年代中期,當筆者仍在聖經學院受訓時,西方神學院面臨神學生減少,越來越少人(尤其是大學畢業生)獻身做傳道的難題,因經濟出現赤字而要面臨關閉的厄運。因此神學界群起檢討其中的原因,許多人在當時的各大小刊物發表言論,分析其中的道理並提出許多解決的方案,尤其是大專團契與大專機構的刊物更是熱心討論這一方面的問題。記得當時閱讀不少這一方面的文字,參加過這一方面的討論。雖然這風氣大約持續了十年左右,但如今回想起來,當時的言論對過去三十年神學教育的發展,的確起很大的影響。在某種程度上是幫助了不少神學院擺脫學生人數減少的困境,也吸收了好些大學畢業生念神學,任傳道。同時也改變了傳道人的身份與待遇。然而這種的改變不一定給神學教育和教會帶來好處,也沒有提升了傳道人的屬靈素質,更沒有為當代教會栽培更優秀的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