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希在《達爾文的黑匣子》中提出了一個觀念——不可約化的複雜性。也就是說生命在分子水準上是一個不可分解的複雜系統,只要抽掉一環,整體就會崩潰。而達爾文的進化論立足于漸變,進化其實就是累加微小變化的結果。
比希本人是正牌生物化學家,這個發現是完全的科學發現,他給達爾文出的難題在於:生命在某個範疇內,它必須一步到位,不是任何變化都是累積的結果。那麼這一步到位是怎麼產生的呢?這時自然選擇說就很無力了。
Month: October 2010
霍金的迷思 (作者: 臨風)
為了給霍金(與一位加州理工學院教授Mlodinow合著)的新書《偉大的設計》造勢(將於9月7日出版),以英國的《衛報》為首,這幾天媒體大量報導該書驚人的結論。霍金在新書裏闡明,單從“物理定律”就可以無中生有,造出宇宙,並不需要勞駕上帝。霍金並表明,他以前使用“上帝”這個詞並不代表承認他存在,不過是修飾性用語,以方便討論罷了。就連這個書名也都是為了吸引讀者,因為他跟本不同意宇宙設計的觀念。
平信徒神學訓練(二)-保羅神學 之二
第二課:(認識保羅及其神學(一))
從宗教改革的角度看保羅神學
宗教改革前的羅馬天主教會教導,人的得救需要有神的恩典和人的善行兩者並存。但當馬丁路德和加爾文等宗教改革家讀保羅書信的時候,他們跟隨奥古斯丁的解釋,認為稱義是一次過的經驗,是完全與人的行為沒有關係的。這信念被稱為sola fide,就是唯獨恩典的意思。
在宗教改革的傳統中,大多數新教徒相信救恩次序(ordo salutis)是保羅神學的最中心概念,尤其相信因信稱義是保羅神學的中心點。除相信因信稱義外,保羅還十分關注神的救恩歷史,而基督的死亡和復活是這歷史的最高峰。在神學上我們稱此教導為救恩歷史(historia salutis)。
平信徒神學訓練(二)-保羅神學 之一
第一課:(認識保羅及其書信)
認識保羅
對於保羅的成長我們知道的不多,然而我們卻很清楚的知道他是在兩種強大文化的影響之下成長的:猶太文化及希羅文化。
我們從他怎麼描述自己信主前的狀態,就能夠知道他是堅信猶太教的。(腓3:5;加1:14;徒22:3)保羅在成為基督徒之後,繼續遵守許多猶太習俗。(林前9:20)猶太人因為保羅信仰基督,而嚴厲地迫害他以後,保羅對其民族的認同感和忠誠仍然是那麼強烈。(羅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