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教錯了子女?

回想上幾代的父母,大部份都是沒有太多知識及教育的,
他們卻用最傳統,最保守的方法去教導孩子,
其實嚴謹來說,他們根本沒有一套的教育方法,
在當時, 大部份的母親都沒有工作,
盡心盡力的只為子女的需要而付出自己, 沒有什麼埋怨.
他們只是本著良心及愛心去教導,去管教.
中國古老的人說,”棒下出孝子”.
事實上,我們看見他們的孩子長大後,
大部份仍然會記得尊師重道,禮義廉恥,
雖然在事業上不一定會成功,
但在人性的道德及禮貌上,還是有絕大部份的保留.

現在的父母知識及教育水平高了很多,
吸收了很多外國流行的心理學及教育學,
不知不覺就用了這些方法去教導孩子.
結果是怎樣,我想很多正在做父母的已經”享受”這果效.
現今大部份的父母都要工作,
已經很少母親甘願犧牲自己的工作,
在家裡為了子女而付出自己而不埋怨的.
很多父母寧願把自己的子女給工人或是祖父母去教導,
自己卻很怕一整天對著孩子.

今天這後現代的社會,是一個強調人權,自信,自尊,自愛的社會,
不接受有絕對的標準,最重要的是”我”的感受.
很多父母都覺得這是應該的,是重要的.
甚至父母本身都是以自我為中心,
不再覺得子女的教養, 花時間陪他們是重要的.
小孩子要什麼就給他們什麼, 把物質代替了他們的愛.
結果就不斷培養孩子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

另一方面, 母親們之間的比較, 面子的問題,
也令教導孩子方面由質的注重變成量的注重.
人家孩子有的, 我孩子都有,
人家孩子學的東西, 我孩子也要學.
難怪有人說, 小朋友的錢是最容易賺的.

在這種世俗心理及教育學的影響下,
父母覺得最重要的要培養他們孩子的自信心,自尊心及自愛,
有時候甚至和小朋友談人權,
目的是希望他成大, 可以成為一個成功的人.
所以不自覺就在很早期, 為他的小朋友建立了一個獨立的”我”!
當他的”我”形成之後,你就會發現他不再需要”你”,不再聽你的!
所以你不難發現很多幾歲的小朋友已經不聽父母的教導,
甚至很有道理的和他的父母辯論.
你更不難發現很多十幾歲的學生已經吸煙,有性行為,甚至同性戀,有些甚至傷害別人,殺人..

學校的教育其實也在這幾十年完全接受了這一套的思想,
為了不要破壞學生的自信心,不贊成體罰學生.
連考試的成績也不要太多的不合格,盡量不要傷害學生的自尊心,
結果學生不再尊重老師,學生教育的程度也因為標準降低而下降.

現在的年青一代,都在”自我”的環境中成長,
充滿自信,自愛,自尊,以為自己了不起.
“自信”的結果是不再學習謙卑,不再需要尊重別人的意見.
“自尊”的結果是別人不可以責罵我,不要接受別人的批評.
“自愛”的結果是我喜歡什麼,就做什麼,一切以我的感受為重要.
“人權”的結果是我有權做任何事,你不可以管我.
直到他在社會上,在人際上遇到挫折,
他會很容易就放棄工作,放棄那朋友,
這全因為從小被教導的”自尊”,”自信”,”自愛”的緣故.
當很多年青人遇到真正的困難,他們的”自尊”,”自信”,”自愛”就會完全被破壞,
結果在不知所措下,走向毀滅別人或是自己生命的路上.

張逸萍博士在她的一本書”心理學偏離真道”裡面提到:
“心理學家解釋為什麼我們需要自信,
他們認為如果一個人輕視自己,他就不可能有什麼成就.
反之,如果人覺得自己好,他就有可能開發他的潛能.
甚至有些基督徒心理學家也說,自信/自尊不足是撒但最厲害的武器,
自信不足使人癱瘓,破壞人的夢想,毀壞人際關係,損害基督徒的事奉.
Newsweek曾經說,雖然「自尊/自信不足」似乎和青少年未婚懷孕有關,
但是另有研究指出高度自信和青少年日益增加的性行為有關.
所以有人說:”自尊/自信之所以流行,不是因為它的可信性,是因為它迎合人性”
基督徒心理學家都很喜歡引用「愛人如己」一句話來說明,
聖經教導我們先去愛自己,然後才能去愛別人.
但是這是一個錯誤的聖經解釋.
聖經教導我們的是愛神,愛人.從來不強調要愛自己.
聖經教導我們朝著「捨己」的方向走,每天少愛自己一點,多愛別人一點.
但是今天的心理學理論是教人朝著完全相反的方向走,與聖經真理背道而馳.”

我們來看聖經怎樣看這方面的教導:
「愛人…要彼此推讓」(羅十二9-10)
愛是「不求自己的益處。」(林前十三5)
而且,「末世…人要專顧自己」(提後三1-2),
「考究自己的榮耀,也是可厭的。」(箴廿五27)
「凡自高的必降為卑,自卑的必升為高。」(路十四11)
「以謙卑束腰…因為神阻擋驕傲的人,賜恩給謙卑的人,所以你們要自卑…祂必叫你們升高。」(彼前五5-6)
「各人看別人比自己強」(腓二3)
「心中自是的,便是愚昧人。」(箴二十八26)
「自以為站立得穩的,須要謹慎,免得跌倒。」(林前十12)

其實世俗的心理及教育學是用一種離開聖經的人觀去看人,
難怪它們表面上是得人的喜歡,但教導的結果是錯誤的.
如果今天你願意認真的去教導孩子,
我提議你要從聖經中的人觀出發,然後用聖經的真理去教導及管教他.
畢竟人是上帝所造,只有上帝知道人的真正面目.

我自己很喜歡一段聖經, 當中若好好思想, 可以給我們做父母的一個真正的方向:
“『我兒、你不可輕看主的管教、被他責備的時候、也不可灰心.
因為主所愛的他必管教、又鞭打凡所收納的兒子。』
你們所忍受的、是 神管教你們、待你們如同待兒子.焉有兒子不被父親管教的呢。
管教原是眾子所共受的、你們若不受管教、就是私子、不是兒子了。
再者、我們曾有生身的父管教我們、我們尚且敬重他、何況萬靈的父、我們豈不更當順服他得生麼。
生身的父都是暫隨己意管教我們.惟有萬靈的父管教我們、是要我們得益處、使我們在他的聖潔上有分。
凡管教的事、當時不覺得快樂、反覺得愁苦.後來卻為那經練過的人、結出平安的果子、就是義.”
(來12:5-11)

人天生是有罪性, 人不用教都會懂得自愛.
我們要從聖經裡學習, 求主教導我們節制自己, 存謙卑的心, 敬畏上帝.
有這樣的心的父母 , 然後用這樣的心去教導他的子女,
他的子女必在上帝的保守中, 不偏不倚.

相反,如果今天的父母一直用這世俗的心理及教育學去教導孩子,
不用多久你就會自吃其果,
而且當那個”我”慢慢在孩子身上長大,
很快你會發現你已經沒有辦法再用任何方法去改變他們.
這是因為是你自己把你的孩子教成這樣子!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