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歸正信仰(二) 之三

第三課:(讀經的態度及方法(二)清教徒釋經法)

總原則

聖經裡的文化背景於我們今天文化的距離並沒有那麼大。
歷史,文法解經法。 (Grammatical, historical interpretation)
解經的目的:應用!

解經原則

按字意和文法解釋聖經。聖經的字意 – 即文法上,自然的,作者的原意 – 乃是聖經的唯一意思。 解經的目的,就是藉謹慎留意上下文和文法,找到此原意。你若想明白一段有爭議性經文的真正意思的話,要留意經文的完整性,其主題,和上下文。當然,有些經文的原意就是喻意的。

解釋聖經必須一致和諧。聖經既然是上帝的話,表達上帝唯一的旨意,它所宣稱的一切事都是真理,經文之間不可能有真正的衝突。特別注重表面的矛盾,是不敬虔的表現。因此,我們對經文真正和完整的意思有問題的時候,我們必須查考其它比較清楚的經文。

按著教義解釋聖經,以上帝為中心的解釋聖經。聖經是一本教義性的書;教導我們關於上帝,和受造物與上帝的關係。墮落的人認為自己是宇宙的中心,可是聖經顯示上帝才是中心,它同時正確地形容所有受造之物,包括人;萬物都藉著上帝,為上帝而生存。

按歷史順序的解釋聖經,以基督為中心的解釋。

從經驗和實際來解釋聖經。聖經是非常實際的一本書,向人具體的情況說話:人在上帝面前的地位,充滿罪孽,污穢,無助;又告訴在這種情況中的人他應該相信什麼,作什麼會得到靈魂的健康。我們必須從聖經呈現教義的角度來教導聖經,也為聖經教導教義的目的來應用聖經。

以信心解釋聖經,尋求現實中的應用。 一段經文的應用來自經文本身。因此,解經工作的一部份就是找出經文裡面教義的「用途」 (uses)。 解釋的意思,就是讓經文對聽者有意義,有適切感;若沒有指出經文與「教導,督責,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義」方面的適切性,那麼解經的工作還是未完成。

我們在解釋任何一段經文的時候必須自問:
1.    這些字,事實上是什麼意思?
2.    其它經文對這段經文帶來什麼亮光?這段經文與聖經整體的啟示的關係是什麼?
3.    這段經文教導我們那些關於上帝,關於人與上帝的關係的真理?
4.    這些真理與基督拯救的工作有什麼關係?基督福音對了解這段經文帶來什麼亮光?
5.    這些真理勾畫出怎樣的經歷?經文要解釋,培養,或糾正那些經歷?
6.    這些真理記載在聖經中,是為了那些「實際目的」 (practical purpose)?
7.    這些真理如何應用在我的身上,在他人的身上?如何應用在我們的處境裏?它們對今天人類那些情況說話?它們教導我們應該信什麼?怎樣活?

回應:

分成3人的小組,研究一段相關的經文(林前2:9—3:13,雅1:19-25,約壹3:19-24)
從相關的經文來思想這段經文的意思。經過歸納以後,和全班分享。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