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舊福音與新福音 (作者:  巴刻)

首先,約翰歐文所傳講的古舊福音並不比現代福音更少傳完全和白白的救恩。它向人表明了相信的充足理據(基督的能力,以及神的應許),以及要來相信的有說服力的動機(罪人的需要,創造主的命令,這也是救贖主的邀請),新福音靠著宣稱普遍的救贖,在這方面沒有佔上任何優勢。肯定的是,古舊福音沒有留下任何餘地給廉價的多愁善感,把神給罪人的無條件的憐憫變成在神那一方的本質上的心軟,是我們理所當然認為就是這樣的;它也不容得把基督降格,把他表現為一個受到挫敗的救主,因著人的不信,他所希望要做的就要落空;它也不沉迷於對不相信的人所作的傷感的呼籲,讓基督來救他們脫離苦境,卻失望而回。古舊福音是不曉得現代講壇上所傳講的讓人同情可憐的救主和可憐的神的。那古舊的福音對人說,他們需要神,而不是神需要他們(這是一種當代的謊言);它不是勸人去憐憫基督,而是宣告基督已經憐憫了他們,儘管憐憫是他們最不配得的東西。它從來不會失去對神的威嚴和它所宣講的基督的大能的看見,而是根本棄絕任何使得他無條件的無所不能變得模糊不清的宣講。

那麼,這是不是說,那古舊福音的傳道人是被禁止,或者受到局限,不能把基督傳給眾人,邀請他們來接受他呢?根本不是。事實上,正因為他認識到神的憐憫是滿有主權,是白白的,他在傳講的時候就能夠比傳講新福音的人更多多給人傳講基督;按著他的原則,基督傳給人,這本身更加奇妙,而在那些認為神的本性是一定要愛所有罪人的人的眼中,這決不是一件令人驚奇的事情,而只是理所當然的事。請思想,那聖潔的造物主,從來不需要人來使自己得到滿足,完全可以公義地把我們這些墮落的人類永遠放逐,不加憐憫,竟然實實在在地選擇來救贖他們中的一些人!他自己的兒子願意經歷死亡,下到陰間去拯救他們! 現在他在寶座上,他用福音裏的話向罪人說話,用滿有同情的邀請,叫罪人可憐自己,選擇生命,以此催促命令他們悔改相信! 古舊福音的傳講就是以這些思想為焦點,圍繞著進行的。這是完全讓人驚奇的,正是因為所有這些沒有一樣是人可以認為是理所當然的。但也許最讓人驚奇的 –  在福音真理一切神聖的基礎中最神聖的一點 –  就是“主基督”(歐文最喜歡這樣叫他)反復向有罪的罪人發出的無條件的邀請,讓他們到他這裏來,使他們的心靈得安息。這些邀請之所有滿有榮耀,是因為它們是由一位全能的君王發出的,因為這是那依然屈尊俯就發出這邀請的坐在寶座上的基督的榮耀的主要部分。福音事奉的榮耀在於傳道人作為基督的使者來到人這裏,他得到命令,要親自向在場的每一個罪人發出這位君王的邀請,命令他們都要回轉,活過來。歐文自己在給不信的人所作的演說中有一段是詳細講到這一點的。

“請思想基督邀請,呼召你們到他這裏來得生命,拯救,憐憫恩典,平安和永遠的救恩,在這其中他無限的屈尊和大愛。聖經裏記載了許許多多這樣的邀請和呼召,它們全部充滿了有福的勸勉,神的智慧曉得這些鼓勵是適合那些失喪,知罪的罪人的…. 宣告,傳講這些,耶穌基督仍然站立在罪人面前,呼召,邀請,鼓勵他們到他這裏來。

“這就是他現在對你們說的話:你們為什麼要死呢? 你們為什麼要滅亡呢? 你們為什麼不愛惜你們自己的靈魂呢? 在那正要臨到的忿怒的日子,你們的心可以忍受,你們的手還可以堅強有力嗎?… 看著我,得救吧;到我這裏來,我要除去你們一切的罪惡,憂愁,恐懼,重擔,使你們的靈魂得安息。來,我懇求你們;把一切耽延,推遲扔開;不要再拒絕我;永世就在門口… 不要如此恨我,寧願滅亡而不接受我的拯救。

“這些,以及類似的事,是主基督不斷向罪人的心宣告,宣揚,懇求和催促的…. 他籍著傳道做成這樣的事,好像他就在你們當中,站在你們中間,親自對你們每一個人說話。他命定了福音的工人來到你們面前,代替他來對你們說話,把奉他的名發給你們的邀請認定看作是他親自的邀請,林後5:19,20。”

這些邀請是普遍的;基督向他們發出這些邀請,把他們當作罪人,就是罪人,是對每一個人的,只要他相信神是真實的,就一定要把這些邀請看作是神親自對他說的話,接受伴隨著這些邀請而來普遍的保證,就是所有到基督這裏來的人都要被他接納。還有,這些邀請是真實的;基督確確實實為所有聽從福音的人獻上他自己,對所有信靠他的人來說確實是一位完全的救主。在傳福音中,救贖的範圍這個問題是不被提起的,要傳講的資訊就是這麼簡單 –  就是基督耶穌,滿有主權的主,為罪人死了,現在邀請罪人無條件地到他這裏來。神命令所有的人悔改和相信;對所有這樣做的人,基督都應許給他們生命和平安。

而且,這些邀請是滿有恩典,令人驚奇;人蔑視,拒絕這些邀請,在任何情形下都不配得這些邀請,然而基督依然發出這邀請。他不需要這樣做,但他確實這樣做了。“到我這裏來. . 我就要使你們得安息”,這依然是他對世人所說的話語,從來沒有被取消,永遠要被傳講。他的死確保了所有屬他的人得到拯救,人當在各處傳揚他這位完全的救主,所有的人都要被邀請,催促來相信他,無論他們是誰,無論他們曾經是何等的人。古舊福音的傳講是根基在這三種看見之上的。

那種以為按照這些原則的傳福音和阿民念主義者的傳福音相比,必定是貧血的,半心半意的看法是錯誤的。那些研究古舊福音的偉大傳道人,比如說班楊(歐文他自己是極為仰慕他的講道的),懷特腓,或者司布真的書面印行佈道的人會發現,實際上他們宣揚救主,呼召罪人到他這裏來,是帶著完全,熱心,熱切和打動人的力量,在更正教講道文學中是無與倫比的。經過分析可以發現,那使得他們的講道帶著如此獨特的能力,使他們的聽眾帶著心靈破碎的喜樂,被神恩典的豐富所震撼 – 可以說,就算面對心腸剛硬的當代讀者,它依然發出能力 –  其秘訣在於他們堅持恩典是白白無條件的這個事實。他們知道,除非人意識到神不需要揀選拯救一些人,不需要賜下他的兒子去死;否則人對神的愛的長闊高深就連一半也認識不了。基督也不需要代替人的定罪來救贖人,他也不需要像他所做的那樣毫無分別地邀請罪人到他這裏來;神恩待人,這完全是出於他自己無條件的旨意。

明白了這點,他們就強調這點,正是這種強調使得他們的福音傳講自成一派,高人一頭。其他的福音派人士,其掌握的恩典神學更為表面,不夠完全,在傳福音的時候把重點放在罪人需要赦免,平安,能力上,放在讓他們去“決志相信基督”的方法上。不可否認,他們的傳講是成就了好事的(因為神會使用他的真理,即使人不完全掌握它,把它與錯誤混在一起),但這種傳福音總是召人批評,太過以人為中心,敬虔主義;但要用一種強調上述各點,在一切事情當中強調主耶穌基督無條件的愛,心甘情願的屈尊俯就,長久的忍耐,無限的愛的方法去傳福音,這只有(一定要是這樣的)加爾文主義者,以及那些一開始向不信的人講道,就落入加爾文主義的思維方式的人,比如說衛斯理兄弟,才能做到。

毫無疑問,這樣的傳福音是最符合聖經,最造就人的;因為再也沒有什麼比福音對罪人的邀請更榮耀神,更高舉基督的了,當所有的強調放在信心由此而出的恩典無條件的大能上時,再也沒有什麼是更有能力去喚醒和確立信心的了。看來,那些傳講古舊福音的傳道人的確是唯一因著他們的立場,能夠正確分解在基督白白賜給罪人這件事上神良善的啟示的人了。

其次,古舊福音捍衛了新福音失去的價值觀。我們在前面看到,新福音因著宣揚普世的救贖和神對所有人拯救的計畫,而強迫自己去否認父和子在拯救人這件事情上是擁有主權的,因而使恩典和十字架變得廉價;因為它對我們保證說,當神和基督已經做完他們所能夠,或者所願意做的一切事情之後,神要拯救一個人的旨意成就與否,是最終取決於每一個人自己的選擇的。這種觀點有兩種很不好的結果。

首先這會迫使我們誤解我們一直在講的福音裏基督恩典邀請的意義;因為我們這樣,就不是把它們看作一位大能的滿有主權的君王溫柔忍耐的表達,而是把它們看作是一種無能的願望的可憐請求;這樣,坐在寶座上的主就突然變作一位弱小,徒勞的人物,無助地敲著人的心門,對於這心門他沒有能力打開。這是對新約的基督一種可恥的侮辱。

第二種後果同樣嚴重:因為這種觀點實際上就是否認了在作至關重要的決定時我們需要依賴神,是把我們從他的手中拉出去,實際上就是告訴我們那罪教導我們的,要我們看自己是我們命運的主宰,我們靈魂的主人,這樣就是破壞了人與他的創造主之間的信仰關係的基礎。新福音的信徒常常既不敬畏也不敬虔,這就不令人感到奇怪了,因為這正是這種教導很自然的結果。然而,古舊福音講得非常不一樣,有很不一樣的結果。一方面,在講論人對基督的需要時,它強調了某些新福音實際上是忽略了的事情 –  就是沒有內心的更新,罪人不能聽從福音,正如不能服從律法一樣。另一方面,在宣告神拯救的大能時,它宣告神是人歸正的創始者和主要作用者,當福音去更新人的心,吸引他們到他自己這裏來的時候,神就籍著他的靈來到人身上。

相應地,古舊福音在應用這資訊的時候,一面強調相信是人的責任,同時也強調相信不在於人的能力,而是神必須賜下他所命令的。它宣告,不僅僅是人一定要到基督這裏來得拯救,而且除非基督親自吸引他們,否則他們就不能來。這樣它就是在努力推翻人的自信,讓罪人知道他們的拯救完全是在他們的能力之外,把他們關在自我絕望中,不僅是為了他們的義,還是為了他們的信心的緣故,要去依靠一位滿有主權的救主榮耀的恩典。

因此,傳講古舊福音的傳道人不大可能樂意去使用“決志相信基督”這種現今的用語來命令人,用這種形式去表達這福音的應用。因為在一方面,這句話給人帶來一種錯誤的聯繫。它有選舉一個人就職的意思 –  在這樣的事情當中,候選人除了提出讓自己供人選舉以外,就沒有其他事情可做了,然後所有的事情都是由投票人獨立的選擇來決定。但我們不是投票選舉神的兒子就職作我們的救主,他也不是消極被動,傳道人代表他拉票,鼓動人支持他的事業。我們不應當把傳福音看作是一種選舉拉票。還有另外一方面,這句話掩蓋了在悔改和相信中至關重要的東西,就是人要舍己,親自來就基督。決志相信基督這句話,和到他這裏來,以他為安息,離棄罪和自我的努力,聽起來是不大一樣的;它聽起來是某樣比這輕微得多的東西,相應地是在福音對罪人實際的要求方面灌輸有缺陷的觀念。從任何角度它都不是一種很恰當的用詞。

對於這個問題:我當怎樣行才能得救?古舊福音回答說:相信主耶穌基督。對進一步的問題:相信主耶穌基督是什麼意思?它的回答是:這意思就是認識自己是一個罪人,基督已經為罪人死,要拋棄所有的自以為義和自我信靠,把自己完全俯服在他面前,求赦免,求平安;籍著聖靈更新人心,把人天然的與神為敵,叛逆神換掉,改為一種感恩順服基督旨意的靈。

對於更進深的問題:如果我沒有天然的能力,我怎麼可以相信基督,悔改?它回答道:按著你的本相,仰望基督,對基督說,對基督呼求;承認你的罪,你的不思悔改,你的不信,把自己俯服在他的憐憫之上;求他賜給你一顆新心,在你裏面動工做成真悔改,真信心;求他除去你不信的噁心,把他的律法刻在你裏頭,使你從此永遠不再遠離他。轉向他,盡你所能信靠他,禱告求恩典,讓你更徹底地回轉和信靠;帶著盼望使用恩典的手段,在你努力靠近基督的時候,盼望他臨到你身旁;守望,禱告,讀神的話語,聽神的話語,與神的子民一道敬拜和相交,一直這樣,直到你毫無疑問,知道你確實已經是一個改變的人,一位悔改的信徒,你所渴慕的新心已經被神放在你裏面。這種建議的著重點就是人需要直接呼求基督,以此作為第一步。

“不要讓良心使你徘徊,
也不可夢想你是否合適;
他所要求的一切條件
就是認識你對他的需要”

所以不要等你認為你是一個更好的人才採取行動,而是要真誠地承認你的敗壞,此時,此地就把你自己交給那唯有他才能使你更好的基督;等候他,直到他的光在你的心裏發現,正如聖經應許了這必然要如此的一樣。任何不及這種直接面對基督的做法都是對福音的不順從。古舊福音是這樣命令它的聽眾去做這靈裏的操練的。“我信 – 但我信不足,求主幫助”:這一定要成為他們的呼聲。

古舊福音宣告時,是帶著確信,它所見證的基督,就是當聖經裏要求人信靠他的邀請得到宣講,應用時,實際宣告的那一位,當話語傳開去,這一位基督不是在消極等候人做決定,而是無所不能地積極動工,用這話語,籍著這話語動工,帶領他的子民來相信他自己。新福音的傳講通常是被描述為一種任務,要“把人帶到基督這裏來” – 仿佛只有人在動,而基督是靜止不動的。但是傳講古舊福音的任務可以被更恰當地描述為把基督帶到人這裏來,因為那些傳講這古舊福音的人知道,當他們做工,把基督帶到人的眼前時,他們所宣告的大能的救主通過他們的宣講正在忙碌做自己的工作,用救恩眷顧罪人,喚醒他們相信,在憐憫中吸引他們到他面前。

這就是歐文要教導我們傳講的更為古舊的福音:在基督裏神滿有主權的恩典的福音,基督是信心和拯救的創始者和成終者。這是唯一可以按著歐文的原則去傳講的福音,但那些嘗過它的甘甜的人,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會再去尋找另外一種福音了。在相信和傳福音方面,正如在其他事情上一樣,耶利米的話依然有實際的意義:

“耶和華如此說,你們當站在路上察看,訪問古道,那是善道,便行在其間。這樣,你們心裏必得安息。” 像歐文希望禁止我們去行的那樣,我們不去拿過那迎合潮流的現代福音代替品,歸根到底,對我們,對教會都不是一件壞事。還有很多話要講,但繼續講下去就要超過一篇介紹性文章的範圍了,我講上述的話只是為了表明,在當今,我們最為仔細地去看歐文對聖經所說基督救贖工作的分析,這是何等重要。

(注:本文為巴刻對歐文的《在基督之死裏死亡之死》書評)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