悔改真義 (By Thomas Watson)

悔改真義  (多馬屈臣著 ; 中華展望出版)


呂沛淵

ThomasWatson是十七世紀的清教徒大師,當時英國著名的屬靈領袖。他早年受教於康橋大學的以馬內利學院,以優異成績畢業,出任倫敦市Walbrook的聖司提反(St.Stephens)禮拜堂的牧師。在其近十六年的牧會其間,因敬虔博學熱誠愛主,廣受會友愛戴,教會經常座無虛席。但因英王查理二世於1662年頒佈“統一法案”(Act of Uniformity),厲行國教化政策,Watson與其他不從國教者被禁講道,褫奪牧職且被捕下獄。後獲釋出獄,雖逼迫依舊,仍在“地下教會”傳講信息。1672年“宗教寬容”之後,他獲准可在“克勞司比廳”(Crosby House)講道。自1675年起,他與Stephen Charnock(另一位著名的清教徒大師)共同成爲“克勞司比廳”的牧師,直到Charnock於1680年離世爲止。約於1689或1690年間,Watson返回了愛塞克斯(Essex)。某日,他於暗室禱告中,離世與主同在。

Watson出版了一些講章與著作,論及生活實踐,都是深入淺出的靈修上品,可惜甚少譯爲中文。感謝主,其名著A Body of Divinity已於1998年譯爲中文面世(書名《系統神學》,臺北:加爾文出版社)。此書系根據《韋斯敏斯特小要理問答Westminster Shorter Catechism》系列講章編纂而成,司布真稱讚此書爲“清教徒著作中之瑰寶”。

《悔改真義》(The Doctrine of Repentance),是Watson第二本中文譯作,對華人教會,實乃一大福音。此書原著於1668年,距今已三百多年,然而對於今日教會而言,卻仍是痛下針砭的良方。今日社會對“罪”麻木不仁,教會對之輕忽寬容;成功神學大行其道,自我中心偏行己路。環顧講壇信息或屬靈書刊,甚少提及聖經所教導的“悔改”。認識“悔改”的真相,並且親身經歷“悔改”,是基督徒的生命生活所不可或缺的。主耶穌說:“你們若不悔改,都要如此滅亡”(路加福音十三5),這是生死攸關之事,所以我們要認真研讀聖經,認清甚麽是真正的悔改!

在本書中Watson根據聖經,詳述“悔改”的真義。他首先說明悔改的重要與急需,並指出“假悔改”的仿冒,及“真悔改”的六大要素:知罪、憂罪、認罪、恥罪、恨罪、離罪。接著,陳述“悔改”的必須,呼籲讀者真心悔改;並解明悔改的動因,強調悔改要及時不可拖延。然後,從哥林多後書七11講明悔改的七個果效,及所帶來的安慰;並且剖析攔阻人悔改的十大障礙,提出悔改的實際方法與步驟:認真面對、比較悔改與不悔改的後果、決心離惡、懇切祈求、認識神的聖潔、專心信靠神。最後,Watson以詩篇一二六6作爲全書結語:“那帶種流淚出去的,必要歡歡樂樂地帶禾捆回來”。

Watson熟悉聖經,洞察人性,以簡潔有力的筆調,深入淺出闡明“悔改”的真理。本書實系不可多得的靈程指引,曆久彌新。對二十一世紀的教會來說,真是發聾振聵,喚醒神的兒女歸回聖經,真心悔改。願全能的主使用此書,幫助華人教會在這末世忠心傳講“真悔改”的福音,領人歸主,直到主來。

主僕呂沛淵
序於主曆2001年聖誕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