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看創世記的頭幾章,都不禁會向上帝發出讚嘆及感恩;如果不是祂向我們啟示,我們永遠只可以憑空想像一切物質及人類的來源。我信主以後一直都很留意關於進化論的討論,在這裡我只會簡單把創造論及進化論作一些比較,讓一般基督徒都能明白進化論的錯誤在那裡,從而對神的啟示(聖經)產生真正的敬畏!(實在有太多以為進化論比創造論更可靠的信徒了)
簡單來說,當看到兩棲動物與魚類有類似的特徵,爬行動物與兩棲動物有類似的特徵,而哺乳動物又與爬行動物有類似的特徵時,“進化論”就假設兩棲動物是從魚類進化而來,哺乳動物則是由爬行動物進化而來。你再問他為什麼生物是進化來的?因為它們之間有很多相似的特徵。那麼為什麼生物之間會有很多相似的特徵?因為它們是進化來的。這就是進化論所犯的“循環論證”的邏輯錯誤。你可以說“因為單車與電單車有類似特徵,電單車與汽車有類似特徵,所以,電單車是由單車自然進化來的,汽車是由電單車自然進化來的”嗎?
其實生物之間的相似性恰恰反映出受造物是出自同一位創造主!同一位藝術家或設計家的作品中,你總可以找到很多相似或相同的特徵。甚至我們往往可以反過來,根據一件作品的特徵,來判斷它的作者,就像父子之間的相似。黑猩猩確實有很多地方與人類很相似,我們應該感謝上帝不把我造成黑猩猩,而是一個按祂形象樣式的人。上帝造人時,可以用造猩猩時的藍圖改一點點,最後把靈吹進人裡面,人就永遠和猩猩不一樣,無論有多相似!
進化論的“自然選擇”提出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但現在已經確知,生物體遺傳基因在自然環境下是非常穩定的,極少極少發生突變;而且一旦發生突變,99%以上都是有害的病變,幾乎不存在有益的變異。反而我們發現了許多經歷數千萬年、數億年而沒有任何進化變異跡象的動植物,就如紅杉、銀杏、鱷魚、熊貓等等。另一方面,按照漸進式進化學說,歷史上各個生物門類之間應該存在許多連續的(差異微小的)中間(過渡)類型,例如不同類型的半魚半鳥化石,或這種過渡類型的化石應該很容易(至少是不難)被找到。但事實恰好相反。
生物界的歷史和現實告訴我們,一個物種若能在它所處的環境中持續地生存繁衍,則它就是完全適應的,反之,一個物種若不能在所處的(終極)環境中正常地生存繁衍,它就會無可避免地絕滅,並不存在通過“進化”而實現適應的情況。這就是近現代有那麼多物種滅絕的原因。生命是脆弱的,生物體對環境變化的適應能力遠較進化論者所想像的為低。按照進化論的觀點,兩棲動物就是一類對陸地“半適應半不適應的過渡動物”,然而,兩棲動物已經生存了數億年以上,遠比最高等的哺乳類早,何以它們無須進化成完全適應陸地的類型呢?
創造論說一位充滿智慧的神,從無到有創造了一切,然後按自己形象樣式造了人,但人的罪使人墮落了。進化論說一切由毫無目的機率發生地從無到有,然後生命經過極長時間最終進化成人類。到底那一個更合理地解釋人的道德性(例如公義,仁愛)?那一個更合理解釋這宇宙有不變恆常的規律及法則?最後套用範泰爾(Cornelius Van Til)的一句說話:The unbelievers are the creatures who rebel against the Creator; “a child can only slap his father on his face if he is holding on his kn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