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課
(介紹課程內容,認識護教學及預設式護教學)
何謂護教學(Apologetics)?
護教學又可稱為衛道學 ── 以聖經神學的事實示證基督教的真理,面對哲學,科學上的問題,為正統信仰作出辯護。原文由兩個希臘文字組成;‘apo’是“從”的意思,‘logia’是“道理”、“邏輯”的意思。(參:彼前3:15;林後10:4-5;猶1:3) 。
護教實際的用途:一.透過解答人所問的問題,消除人對福音的誤解。二.糾正人對福音的態度,以致不再認為信耶穌是迷信、盲目,基督教只是西方文化的產品等。三.在護教的談話中從問題帶出福音。四.提供信心在理性方面的基礎,因信心也建基於神啟示的”事實”。
護教的重要性:對抗異端。歷史上不少異端,其起源都因某種護教的動機,因而聖經的教義被妥協,以流行的哲學理念取代之。另一方面,信徒因有理性的確定及訓練,在面對不同時代的思潮及價值觀,仍然可對基督教信仰有堅定的信心。
護教的方法可分為:證據的方法(證據派)及前設的(預設派)。
證據派(Evidentialism)
當代大師:麥道衛(Josh McDowell);蓋斯勒(Norman Geisler);李德爾(Paul Little)。
提出所謂 “中立” 證據/論據給非信徒,證明神的存在及聖經的真實性。
長處:較能被慕道的非基督徒接納,而信主。(注:預設派認為,信主前若不在理性上降服,信主後心意更新而變化是很難的。)
缺點:由於這些證據都是在一個所謂 “中立地帶” 來建立的,因此不能絕對證實它要證實的。這種論證,只可以加強基督教信仰的可能性 (probability)及可信性。非基督徒仍可「很理性」的反駁。也貶低神及聖經的地位。還有,科學,考古學上帝論證法,是現代時期的做法,難以被存在主義者與後現代世界觀的慕道友接受。
預設派護教學(Presuppositionalism)
大師:凱伯(Abraham Kuyper);範泰爾(Van Til, 1895-1987);薛華(Francis Shaeffer);弗雷姆(John Frame);幫森(Greg Bahnsen)等。
聖經宣稱是神所默示的,它本身就是最高及絕對的真理。所以它具有最高的權威,它不需要其他低於聖經真理的權威來審核它,後者也沒有足夠的條件來審核。”基督是主” 這原則應該用在宇宙人生每一個範疇裏;在思想,護教的範疇不可以例外。(彼前3:15:尊基督為主) 聖經宣稱神創做天地,天地所有的都是他做的。有一部分預設派認為,神也創造了世上的秩序和人的思念如邏輯的定律。Abraham Kuyper 曾說:世界裏沒有一塊地土,耶穌沒有宣稱”這是我的”。
科學的真理不可能是完全的,是有限的人的發現;也是歪曲的,因為人墮落了;人的理性也墮落了。科學的研究範圍是低於聖經的真理,科學所發現的真理不能審核聖經的真理。聖經真理有權審核科學和其他學科的發現。
方法:詢問,追尋對方的預設;同時分享基督徒自己的預設 (聖經真理)。
世上所有的思念,最後都是建在某些預設上,而預設(大前提)是不能被證明的。科學能證明很多原則,可是科學有自己的預設 (如時間,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