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異教徒會下地獄嗎? (作者:巴刻  劉良淑/譯)

對於沒有聽過福音的人必定下地獄的說法,非基督徒常表反感,就連許多基督徒也覺刺耳。而在這個世紀,普救論(相信每一個人遲早會得救,與神和好)已經不如不覺中成為一些基督徒思想家及團體的看法。
但若是全人類最後都會得救,則他們今生何必為了作基督徒而犧牲奉獻?而我們又何必費盡心力去傳福音?神學家巴刻先生曾著「傳福音與神的主權」一書;在本文中,他詳細審視普救論的論點與問題。

也談“惡”的問題 (文/peacedan)

“Evil is not a problem, it is the problem.”這是William Edgar在他的Reason of the Heart中論“惡”這一章的第一句話。只要與別人對話,哪怕我們有時自己思考,都不能回避這個問題:這個世界上為什麼有這麼多的災難惡事?如果我們的信仰受到進一步挑戰,這個問題轉化為神或者不是全能的,或者不是全善的,可能兩者都不是,但一定不會都是。如果神全能,為什麼他不能阻止惡的發生?如果他全善,為什麼他不願阻止惡的發生?這些問題本身可能有缺陷,但不能否認這些是真誠的問題,並非沒事故意找茬提出來的。所以基督徒就產生了形形色色的回答,既試圖解釋惡的來源,又試圖理解神既是全能又是全善的。

兩個復興傳統與中國教會的成熟 (作者:林慈信)

今天的中國教會,是20世紀中國教會靠上帝的恩典所結出的果子,是那時候教會的屬靈後代,繼承了那時的很多傳統。今天的教會在演變和發展中應該建立和向下傳遞怎樣的傳統,特別是屬靈傳統呢?我們應該如何定義“敬虔”?“愛主”的標準是什麼?“復興”指的又是什麼?我們可以努力爭取以達成教會的復興嗎?這些都是需要思考的問題。

從第1世紀開始,教會就表現出對主基督的愛慕與敬拜。兩千年來,歷代主的教會,忠心的信徒們都渴望與主有更親密的交通、更直接的經歷,都祈求主賜給教會更廣大的追求敬虔的意願。這是每一位重生得救的基督徒的願望。對於這種與主親密聯合的理想境界,不同的教會傳統有不同的名稱:清教徒稱之為“得救的確據”,約翰•衛斯理稱之為“無罪完全”[1] ,凱錫克運動[2] 稱之為“得勝”,靈恩派則稱之為“靈洗”,如此等等。這些說法有沒有可能其實是一回事?巴刻(J.I. Packer)認為是。[3] 筆者認為,這些名稱不同的理想就算內容不完全一致,也至少是朝著同一個方向的追求。

數學家歐拉的生平與信仰 (作者: 張文亮)

歐拉–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應用數學家,結合數學與生活的第一人。在他以前,數學被認為是一種奢侈的頭腦遊戲,數學不能叫牛生產牛奶,數學不能讓小麥 生長,數學有什麼用呢?歐拉用他的一生回答這個問題:他用數學設計輪船–啟動了波浪動力學、他用數學研究耳朵–瞭解耳膜與聽覺、他用數學來測量–整 合了平面測量學、他用數學算管道斷面–開啟了應用流體力學、他用數學算保險、精准貨幣–產生了計量經濟學、他用數學算老鷹的飛翔–建立了航空動力 學……今天數學課本函數用f(x),半徑用r,自然對數用e,總和用∑……這些符號都是他定的。世界每一本高等數學裏都有歐拉微分方程式解,以及『歐拉公式』:e^ix=cosx+isinx。十八世紀以後,每一位數學大師都聲稱受到歐拉的影響,每一個數學分支都可以看到歐拉的影子,歐拉的影響力是這樣的大, 卻很少人知道歐拉像一隻鳥,終生舉著數學與信仰的雙翼在飛翔。

周杰倫來自破裂家庭「媽媽用愛 付出一切」

自EMERG聽周杰倫現場演唱,知道他媽媽是基督徒,而他也剛決志後的再次感動!

周杰倫,萬千青少年為他的歌聲而癡迷、崇拜的一位天皇巨星,對母親葉惠美有著似海深情,因為在他最孤獨最無助的時候,是媽媽用溫 暖 愛的臂膀支撐著他。所以周杰倫一直說,「只要媽媽高興,我願意為她付出一切!」

從無神論到瑜伽大師到基督徒:張佳音如何走出迷宮

1976年9月16日,香港啟德機場的接機處,出現了一個身穿黃袍的少女。她肩披長髮,架著太陽鏡,腳踏涼鞋,手提滿袋祭神器具。這個少女似幽靈般緩步移向人群中,她的家人差點辨認不出眼前這個木訥陰鬱的印度瑜伽修習者,原來就是他們那個遠赴美國留學多時,一向活潑時尚的女兒┅┅她變得沉默寡言,卻堅持要去印度避世修行,甚至願意削髮為尼,終身修道。沒有人能阻止她┅┅

然而,今天的她,不但沒有到深山遁隱,卻活躍于人群中間傳道,所傳的竟不是她昔日那些神秘玄妙的打坐經驗,而是她自己素所鄙棄的基督十字架救恩。究竟是什麼力量叫她改變?是什麼吸引叫她終身傳揚基督?以下是她個人真誠的自白。

新佈道運動:一百多年前開始的偏差

可以肯定的是–––佈道是改變了!今日我們所熟悉的佈道概念,巴刻(J.I. Packer)有這樣的描寫:

這個〔現代佈道特色〕似乎假定了聚會生活就是歸信和堅固的循環。佈道差不多被視為定期的招募運動。它成了一種額外和經常的活動,乃是附帶加在經常的教會聚會上的。這些活動需要特別的籌劃、特別的動員,還需要特別的佈道講員來主領。它們往往稱為「佈道會」(“meeting”),而不是「事奉」(“services”);有些地方還叫做「復興大會」(“revivals”);無論怎樣稱呼,它們均被看待作和經常的崇拜相異和分別的活動。在聚會裡,一切的安排都是直接為了要叫未信者作出一個即時的、自覺的、決定性的行動來信靠耶穌基督。聚會結束時,那些有反應或想有回應的人便被邀請來到講台前面接受協談、又或者舉手、填咭等等,作為他們決志行動的公開見證。這些行動被聲稱為有益的,因為會幫助他們「決志」得清楚一些,並且方便他們日後得到「跟進」。這些人便被建議和轉介到各聚會地方作為一個信徒看待。

普蘭丁格:哲學不及格的“無神學”–道金斯《上帝錯覺》書評(摘譯)

道金斯不喜歡上帝:“舊約的上帝是… …一個嫉妒且以之為傲、小氣、不公正、不寬恕的控制狂;一個報復心重而嗜血的種族清洗者;一個厭惡女性、仇恨同性戀的種族主義者;殺嬰、種族滅絕、殺害兒女、散布瘟疫、狂妄自大… …”。道金斯似乎誓與上帝為敵。《上帝錯覺》(The God Delusion)通篇是對廣義的宗教和狹義的上帝信仰的謾罵。 道金斯聲稱他寫這本書是要鼓勵膽小的無神論者走出衣櫥(公開身份)。他似乎認為當一名無神論者需要相當的勇氣。似乎無神論者當中也需要信仰的勇士。這種說法我們很難認真對待。事實是,在當今的西方學術界貶低宗教,差不多跟在共和黨的黨內集會上支持本黨的候選人一樣危險。

道金斯是個很有天賦的科普作家(著重號為原作者所加。下同)。但是《上帝的錯覺》只有很少的科學含量。它主要是本哲學、神學(也許說“無神學”更好)和進化心理學的書,其中有相當部分是抨擊宗教及其毒害的社會評論。正如上面的引文所表現的,讀者不要指望這本書中會有公允和深思熟慮的評論。實際上書中侮辱、諷刺、嘲弄、怨恨和刻薄的成分大得驚人。道金斯如果哪天厭倦了他的本行,可以去做政治攻擊廣告的作者,他會很有前途。

感謝聽禱告的神~~

Post Views: 4,033 2007-10-22 from N : 我姑婆前日爆血管入左ICU~2007-10-22 to N : ar?2007-10-22 from N : 系啊,嘔血嘔左成幾盅,做吾到手術,宜家都吾知點算好~2007-10-22 to N : 爆血管又,嘔血>? 唔係嘛~2007-10-22 from N : 條血管系右肺~ 硬化,個肺血管多,尋日入手術室揾左兩個鍾都揾吾到,塞吾到~ 爆左個條血管止吾到血,系甘嘔血,醫生諗動手術塞住佢,但揾吾到條血管~2007-10-22 to N : 咁咪好辛苦囉~2007-10-22 from N : 想你為佢禱告~2007-10-22 to N : 好~冇問題~~ 佢依家係邊呀~?2007-10-22 from N : 系佛山市一醫院~2007-10-22 to N : 有冇同佢講過福音呀~2007-10-22 from N : 舊年佢住院個時有同佢講過下,不過佢拜神既,講得幾句講吾落去~2007-10-22 to N : …

“知道善惡”和“赤身露體” (作者:猞猁)

我們知道史達林曾處死蘇聯科學院院長,大清洗中很多科學界的權威沒能倖免,中國文革期間眾多學者專家遭到迫害,這些“迫害科學”的事情是無神論者所做,能不能得出結論  “無神論迫害科學”或“不信基督教者”反科學?

    某個科學家發表了一次假資料,可否說  “科學家是造假的,不值得信任”?

    歷史上有些科學理論剛出現時受到學術圈主流的質疑,甚至嘲笑,我們能否說  “科學界主流是科學的障礙”?

有理性的信仰:為什麼基督教是正確的

無論你的世界觀是什麼,假如你對傳統基督教教義有質疑,這本105頁的小書很可能回答了你的問題——遵循你熟悉的邏輯,通過你明白的語言。讀完此書最大的體會就是:真理總是執拗的挑戰我們自以為無比堅強的神經,自以為無懈可擊的觀點,直到我們開始感覺不大舒服。

聖經說:凡祈求的,

與未信的朋友討論信仰(二)

1.你可以用你的角度去睇科學.但科學是一個有特定內容有特定規範的專業.不是你想怎樣看就怎樣看.
  用聖經角度去睇科學?你想講乜 ?

– 科學是研究大自然的規律及奧秘~~
– 只有創造主將創造的智慧設計放進大自然, 人才合理地去發掘其中的奧妙而讚嘆上主~
– 至於不信創造主的人去研究科學, 他們相信大自然的規律及奧秘是一種莫名其妙的猜想, 因為一切都偶存的~
– 而慢慢發現大自然中真的有規律及奧秘, 他們會讚嘆……誰呢? 讚嘆大自然本身?

– 到底用聖經角度去睇科學比較合理, 定係完全拋棄聖經用人的角度去睇科學比較合理?

與未信的朋友討論信仰(一)

1. 如果一個人佢係咁殺人 , 老時信了主 , 他能否上天堂?
– 事實上有這樣的人, 聖經中的保羅是如此. 所以他曾說: 他是罪人中的罪人.
– 好多人對天堂有個錯誤的觀念, 以為是一個什麼好享受的地方, 而地獄是什麼痛苦的鬼地方. 其實簡單來說, 天堂是一個有神永遠同在的地方, 而地獄是神永遠離開他們的地方. 那麼,那個殺人犯如果老時認真信了主, 他上天堂永遠可以有神同在, 對你有什麼相干?

合神心意的敬拜 (作者:林慈信)

音樂敬拜是教會生活和事奉中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對於近年來教會中出現的新音樂形式,對於教會受到世界特別是後現代文化的影響,在音樂敬拜上所發生的諸多變化,包括詩歌的歌詞、旋律、演奏和信徒的參與方式,對於“古典聖詩”(hymn)、“讚美詩”(praise songs)與“短歌”(short song)的不同等等問題,已經有一些初步的探討和反思。教會逐漸認識到,一些新詩歌和敬拜形式中確實存在某些問題和負面影響。

怎樣禱告 (司布真)(Charles H. Spurgeon)

約伯在極度痛苦中這樣呼求神。像其他在苦難中的神的兒女一樣,他所渴望的,是見到父神的面。雖然經過極度痛苦的煎熬,但他在開始禱告的時候,並沒有求神治好他一身的惡疾,使他的兒女從墳墓裏復活過來,或希望從那破壞者的手中得回他的產業,他最先,又是最迫切的呼求是——“惟願我能知道在那裏可以尋見我的神,能到他的台前!”

在暴風雨來臨時,神的兒女都會趕快跑回家去,因為他們特有的天賦本能,使他在遇到任何危難時,尋求神的庇護,亦只有那些以神為陰庇的人,才配稱為真正的信徒。一個偽善的人受到神的管教時,他會動怒,並像一個奴僕逃避主人責打一樣地逃避神。但一個真正屬神的兒女便不同了,他會親吻那掌摑他的手,神惱怒責打他的時候,他會在神的懷裏,尋求陰庇。

怎樣讀聖經 (司布真)(Charles H. Spurgeon)

文士和法利賽人對聖經的看法,讀得很多很多了,他們三番五次地研究舊約聖經各本書,甚至不放過一個字和一個字母,他們把一些無關重要之點都記錄下來,例如在整本舊約中,哪一節是剛剛在中央,把它分為兩半;哪一節又把其中的一半再分為兩半;某一字在經上出現的次數,或甚至一個字母出現的次數、大小及其所占獨特的位置都一一加以記錄。他們留下了一大堆有關聖經中所用字的注釋,他們實際上可用同樣的方法去讀另一本書,也可以找同樣重要的資料,而不須埋首於舊約聖經中,為了那些文字而費煞苦心。

嘗過便知那是美善的 (Maggie 的見證)

我的得救經歷很平凡,並沒有驚心動魄,但一切都很自然的發生了。

兩年前我和許多人一樣,沒有信仰,是因為從小到大所受的無神論教育,令我從來也沒有真正去探討過這個世界上到底有沒有神,也從來沒試圖去瞭解信仰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但同時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和母親的迷信,令我也很自然地跟隨了母親,拜了多年的菩薩,但拜過以後便會迅速忘記,生活還一樣地過。

對同性戀問題的淺思 (作者: 宏深)

同性戀是一種罪,聖經說得很明白,這一點絕不能含糊。美國聖公會的做法顯然是錯誤的,基督的教會絕對不能容忍這樣的荒唐決議。

        但一個實際的問題是,教會應當怎樣對待同性戀者?通常的標準答案是:神愛罪人,但他恨罪,因此我們應該關愛同性戀者,但應該憎恨同性戀行為。這樣的答案沒有錯,但問題是具體怎樣實施?

神真的存在嗎?(Marilyn Adamson-前無神論者)

你是否曾經希望有人向你證明神的存在?——沒有任何的壓力施加,也沒有類似”你就只管相信好了!”這樣的話語。在這裏,我們嘗試坦然地向你證明神的存在。

但是,有一點須優先考慮:若有人根本就是反對神的存在,那麼任何證據都會被他輕易地把它合理化或推翻。就比如,有人拒絕去相信人類已經登陸月球,因此再多的資料也不會改變他們的想法。太空人在月球上行走的照片、與太空人的面談、月球上的石塊……因著這個人認定人類是不會上到月球的,所有證據都變成毫無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