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課:(舊約鳥瞰)
律法書 (創出利民申)
創世記乃摩西五經的第一卷,撰寫地點無疑是在曠野,這是萬物起源的真實故事,向人介紹全能神的高尊,也是罪入世界的悲慘記錄。出埃及記講的是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故事。十災到最後逾越節的“血”,以色列人才得釋放,提醒人是有罪,需要潔淨。所頒的十誡乃是律法的綱要,明白易記。利未記講的是關於利未人的事,書的形式可能是一份給祭司看的指導手冊。對於有罪的人要接近聖潔的神,提供獻祭、節日、會幕、和律法清楚的教導。民數記講的是以色列人因不信而令只需四十天,卻花費四十年之久的漂流,而最後停留在迦南邊界摩押平原上的故事。申命記乃摩西文詞高雅莊嚴的告別文,回顧過去四十年間所發生的重要事件,並前瞻未來的光榮勝利,重點關係神的信實與挑戰,叫以色列人信靠他並勇往直前!
歷史書(書士得撒王代拉尼斯)
約書亞記這本書說到前進、征服、佔領、以及土地的系統分配。摩西已經走了,隨著新領袖而來的新經驗、新勝利、新的獲得、以及新的難題,神的引導、能力及鼓勵永遠是一樣的。士師記是以色列人在靈性中屢次失敗的記載,根因在於拜外邦鄰國的偶像,而士師實際上就等於是神在危急時的拯救者。路得記是一本在士師時代所發生的牧者田園的情景,以色列民雖然悖逆神並受刑罰,可是神對那些在患難中呼求他的人仍然顯示他奇妙的信實。撒母耳記主要論到掃羅王的興衰,後由大衛承繼國位。本書是著述先知的開始。後半部記載大衛作王的故事,先在希伯倫登基,後為全國的王,軍事勝利,他所犯的大罪以及所受悲慘的一連串的刑罰。列王記記載所羅門繼大衛駕崩後為王,善於治理、建造聖殿,但後來卻籌成大錯,臨終時國度分裂為二,另特別記載大先知以利亞及以利沙的事蹟,後記載北國的被擄,及後來南國的被擄。歷代志記由亞當開始至猶大國被擄的簡史,注重以色列最大的君王大衛的朝政,後半部記載所羅門的建殿及其榮華以及其後諸王,本書強調的是神藉猶大王所行的神跡。以斯拉記記載猶太人從被擄巴比倫歸回,首先由所羅巴伯,其次由以斯拉會同耶利米的引導,是舊約歷史的終結期,在行動上包括聖殿的恢復及國民生活的重整。尼希米記是由一位敬虔、常常禱告、大有信心與勇氣的人尼希米,敍述耶路撒冷城繼被擄之後而完成內外防禦工作的部分歷史。尼希米因與祭司以斯拉共同組織一個靈團,他為神秉公行義治理多年。以斯帖記記在被擄時期,由於以色列人犯罪及神的審判,神大能力的手仍然照顧以色列人的需要,全書未提神的名卻清楚看見神的大能。以斯帖嫁給亞哈隨魯王這樁婚姻使得尼希米回到這裡重建耶路撒冷城的要求得以實現。
詩歌書(伯詩箴傳歌)
約伯記主要內容說到撒但控告神說祂待人不公平,所以祂讓撒但來折磨這位東方最富有的人,以證明神是不偏待人的。詩篇乃能吟唱之詩歌的彙集,乃是神所默示,包括人類情感與經驗的全部,詩篇這本書不但是詩人對救贖者的讚美歌,也是我們心內所發的書,亦是廣泛為人引用的世界文學。箴言是簡短、精練的格言,特別適合口述教訓,所羅門是世界上最有智慧的人,箴言上一切話可說是老幼咸宜。傳道書是所羅門後期所寫的書,雖然他是一位特殊而又有恩賜的君王,但他容罪來管轄他,與異邦聯姻,使他的心遠離對於神真誠的崇拜,以致於生活空虛,在靈性上感到貧困,或許他的獨白就算是他的悔改。雅歌是一部描寫愛情、喜樂的東方詩詞。書中的人物是所羅門及其新婦,在屬靈方面表顯了耶和華的愛以及基督與教會之愛。
先知書(賽耶哀結但,十二小先知書)
以賽亞書是以賽亞所著,他的著述是先知中的最大者,他有超人的能力,勸諫君王、指責罪惡、預告刑罰之來到,但是他也附加平安、祝福、公義與繁榮的無價希望。他為神工作了六十年,其中包括好王與壞王,結果在惡王馬拉西手下慘死。這書的題目是神的拯救,包括彌賽亞的來臨。耶利米書是耶利米所著,他向猶大的君王約西亞、西底家等以及百姓發出警告,說神的刑罰即將來到,但他們稱他為悲觀主義者。耶利米開始工作約在以賽亞死後七十年,並且在他活著時目睹耶路撒冷被毀與被擄至埃及。耶利米哀歌是哭泣的先知耶利米在親眼看見耶路撒冷慘遭毀滅後,所編撰的一連串喪葬之歌。雖然他多年前已預言刑罰要來,可是他還不能克服心中的憂愁。以西結書記載他在耶路撒冷被毀前十年被放在猶太人的集團中,他就在這些時時渴望回國的被擄者中間作工,他頭一個預言是關於耶路撒冷的被毀,在此令人不愉快的事件後,他就安慰並鼓勵被擄的人,預言他們終歸要回國,並為未來祝福。大部分著重異象:象徵性的寓言、預言,以及有關彌賽亞的預告。但以理書作者是但以理,在主前606年被尼布甲尼撒擄至巴比倫的第一批俘虜,本書性質是個人歷史至世界預言,時間包括四十二年(四個朝代)。在此時期內,他領受了許多異象,描述世界歷史主要的步驟,特別影響到猶大國。
何西阿書作者是何西阿,書的性質是以個人的實物教材應用在以色列舉國犯罪的事上。約珥書作者是約珥,或許是猶大先知中最早的一位,內容是刑罰與恢復。阿摩司書作者是阿摩司,提格亞的牧人,對象是北國以色列,他預言刑罰並藉著呼召以色列人為未來的恢復與榮耀而結束了他的先知工作。俄巴底亞書作者是俄巴底亞,與耶利米是同時代的人。當猶大被尼布甲尼撒王俘擄,耶路撒冷被毀的時候,以東人趁火打劫,神默示俄巴底亞向以東發預言,告訴他們,他們的命運已經到了,必無剩餘的年日。約拿書作者是約拿,他受神的吩咐去到尼尼微,發出神的最後通牒,由於他傳達神的資訊,使尼尼微全城的人都悔改。彌迦書是用來譴責與警告猶大和以色列國的,彌迦被稱做“社會改革的先知”,因為他強調反對百姓的統治者和虛偽宗教領導者的罪孽。那鴻書乃是約拿書的繼續,約拿書記載尼尼微的悔改,那鴻書則預言它的毀滅。哈巴谷書著者哈巴谷是耶利米同時代的人物,是在猶大國說預言。由於祖國遭受蹂躪,哈巴谷敏感的心腸被撒裂了,藉著神說明巴比倫即將受到報應而得到安慰,並以對神完全信靠的祈禱來結束本書。西番雅書記載約西亞王容忍他的百姓自由選擇宗教,這在神是不許可的,於是神差遣西番雅,喚起百姓的注意,若不徹底悔改,刑罰即將來到。哈該書作者哈該是在所羅巴伯與文士以斯拉率領百姓第一批回國的人之一,歸國後重建聖殿的工作立即展開,後來遇到先前當地居民的反抗,神默示先知哈該,勸勉百姓繼續工作。撒迦利亞書提到神藉著撒迦利亞與哈該對百姓發言、鼓勵他們重新工作,神藉著他完成了聖殿的修復工作。他主要的工作是遙望將來的預想,就是彌賽亞的一次來臨及大有能力的再臨。瑪拉基書作者是瑪拉基,與尼希米是同時代的人,說明神在他百姓的罪上顯明他的慈愛,他遙望著耶和華日子的來臨。
創世記有四大事,仲要記住四個人,後來饑荒入埃及,四百年後走得急。
走過紅海度難關,律法頒佈西乃山,可惜百姓心意頑,四十年待曠野間。
攻城進入迦南地,十二支派分土地,初時立國無君王,只有士師管各地。
掃羅大衛所羅門,聯合王國三帝王,所羅門後國分裂,自此兩國難相安。
北國名叫以色列,君王全部甚卑劣,南國叫做猶大國,尚有四成討神悅。
國家腐敗不堪記,先知奉命去責備,七二二又五八六,北國南國失土地。
北國滅亡被分散,歷盡禍患經苦難,南國被擄到異地,最後終於可歸還。
七十年後得回歸,所羅巴伯建聖殿,教導律法以斯拉,重建城牆尼希米。
舊約讀盡淚斑斑,百姓犯罪多苦難,無望人心可改變,惟待基督到世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