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創世記看預設式護教學(五)

第五課
(從知識論及形上學比較不同世界觀)

聖經中的世界觀包含了以神為中心的形上學、知識論、與倫理學。

形上學(Metaphysics)

形上學處理有關生命最根本的存在的問題。如「我是什麼」?我的本質是什麼?什麼是存在?我存在嗎?我的「存在」與其他人的「存在」是否相同?上帝存在嗎?什麼是真實的 ?

基督教的形上學:神是真實的.神具有一種存有,是無限、永恆、不變的,充滿了各種神聖的屬性。而宇宙所具有的則是另一種性質的存有,這種存有是由神生成的,並由神維繫的,要依賴上帝而存在。上帝的存有與其它任何形式的存有都有著質的不同(qualitative difference),這一教義是基督教獨有的特色。

非基督教形式的形上學,講說的都是“普遍性存有”(being in general)。比如說,亞里士多德在對普遍性存有的屬性作出某些結論之後,就把存有分為兩種,一是神性的存有,一是人性的存有。至少就其含義而言,就構成了對上帝之存有的自有性與獨一性的攻擊。從基督教的觀點來看,其它各種形式的形而上學理論所持守的都是一元論假定。

基督徒:創造論,三一神論。
非信徒:進化論,唯物論,無神論或不可知論,印度教與佛教的神觀,等。

知識論(Epistemology)

知識論所著重的是在於知識取得的問題。我們知道什麼?並且我們如何去知道?我們如何知道我們知道?什麼是真理?

基督教的知識論:上帝的真理.祂的知識是自有性的知識,而人的知識是衍生性的知識。(詩111:10,箴 2:6)

非基督教形式的知識論:首先講說普遍性的知識,然後引進神性的知識與人性的知識的不同。當然,也有一些非基督教的認識論說神性的知識是“完全相異”(wholly other)的知識。

在創世記的樂園裡,上帝對人說,假如他吃禁果,他必定死。實際上,上帝告訴亞當和夏娃,受造界中的各種事實,只有在明了它們與上帝的計劃的關系之後,才能最終認識相關的真理。撒但卻在爭辯說,人要認識事實以及事實之間的關系,不需要從它們的創造者和主宰者那裡得到任何信息,完全靠自己就可以認識。如何認識呢?首先,要通過觀察的方法。否定了上帝對世間事實之間未來的關係的解釋,人只能訴諸自己心中邏輯思辨的力量。

僅僅是觀察事實,並不能提供一個判斷,來取代上帝的判斷,因為事情還沒有顯明。所以,人不得不單獨依賴他自己邏輯的力量。而且,他不得不假定,這些力量能夠對將來發生的事設立規範。

基督教知識論:神的啟示:普遍啟示 + 聖經。
理性主義:人的理性決定什麼是真理 。
世俗科學主義/實驗主義:真理乃五官能察驗的東西。(知道事物的外表,而不能知道事物的本質) 。
討論一到多,主觀到客觀。沒有客觀的啟示,人根本什麼都不能知道;不可知論?其他宗教?

耶穌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裡去。」(約14:6)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