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信徒神學訓練(一) 之六

第六課:(依聖經作抉擇:神的啟示與情形)

神的啟示

聖經教導我們要有道德行為,所用的主要方式之一是講述一些例證榜樣引起我們的思考。一方面,聖經讓我們看到一些負面的例證榜樣,那些不照道德準則行事為人的;另一方面,聖經則是給出一些正面的例證榜樣,呈現出這樣的人,他們樂意正確地理解神的法則,也能合宜的估量他們的具體情形,然後,能夠以正當美好的行動來達成美好良善的目標。

聖經是神感動人寫成的作品。聖靈感動和督導人類作者書寫記錄神所呼出的話語,以確保他們所有的記錄都是真實的。聖靈如此行,為的是確保那些作者不會書寫錯誤,同時也保留每個作者獨特的性情和書寫的風格。

順服 (一個信徒的見證)

清晨五點,痛哭一場過後, 無法入睡,睜著紅腫的雙目,我坐在電腦前,開始寫下這一篇見證.

在過去兩年,曾經多次,我嘗試寫我的見證,然而每次寫到一半,就無法再繼續.有一個聲音對我說,你的生命真的有改變嗎?你真的能為基督作見證嗎?然後,我停下來問自己,我能為基督做什麼樣的見證呢?即使我已相信福音,相信有主的存在,但骨子裏.仍然是那個存著虛妄的意念,心思昏味,無知,內心剛硬的罪人,.即使接受了洗禮,我仍然穿著那件舊衣.

平信徒神學訓練(一) 之五

第五課:(依聖經作抉擇:聖經的部份和層面)

聖經內容的多樣性

聖經語言的多樣性:

1.中世紀時有許多神學家認為,聖經既然是神所啟示的,它必然是用不同平常的溝通方式,超乎人類所能明白的。他們因此相信聖經的每一個句子都含有一些象徵的意義,有時就連聖經的作者也無法明瞭。
2.有些人卻堅決的認為聖靈會把經文的真實意思直接啟示給讀的人。
3.還有一些人則是認為讀聖經的時候﹐應當盡可能照經文字面的意思來解釋﹔只有在字面的意思沒什麼意義的時候﹐才需要考慮經文可能隱含的比喻。

平信徒神學訓練(一) 之四

第四課:(依聖經作抉擇:聖經的特質)

神話語的能力

聖經是神活潑有功效的話語,它不只告訴我們應該怎麼作,它也給了我們力量和能力去相信,而且能夠活出討神喜悅,蒙神祝福的生活方式。

神的話語在創造時彰顯能力:創世記第一章所記載神創造天地萬物的過程,講到世界是因神的話語而存在的。(詩篇33:6,9)神以話語的宣告為管道,傳遞出祂的能力。

平信徒神學訓練(一) 之三

第三課:(依聖經作抉擇:神和祂的話語)

前一課我們看到,身為基督徒,我們在作倫理抉擇時,必須考慮到三個方面:合宜的動機、合宜的標準、和合宜的目的。我們也從三個角度,就是規範準則(著重聖經一些相關的準則)、情況處境(著重我們是否衡量了相關的事實和情況的結局)、和存在動機(著重我們的目標和動機)的立場來探討基督教的倫理。

節錄:如何與神共度每一日 (作者: RICHARD BAXTER)

睡眠:大約計算你的睡眠時間,好使你不至懶惰耗在床上,浪費你早晨寶貴的時間。讓你的睡眠時間和你的健康與工作相對應。

首要的思想:讓神成為你醒來首先思想的對象;為前一個晚上所享受的休息,帶著敬畏和感恩,把你的心舉在祂面前,為了開始的這一天把自己服在祂之下。對此不斷操練,以致當世俗的想法首先入侵的時候,你的良心攔阻你。

平信徒神學訓練(一) 之一

第一課:(認識神學)

何謂神學(Theology)?

神學Theology是由希臘字「θεος」與「λογος」所組成,意思是學習,認識神。

湯瑪斯.亞奎那 (Thomas Aquinas)稱神學為「神聖的教義」,並且他這樣定義神學:“神學是總體的科學,這科學把一切事情都放在上帝的觀點之下去看,這些事情要麼因為論及上帝本身,要麼因為涉及到上帝。”

從亞居拉及百基拉的宣教角色-談平信徒該如何帶職宣教 (黃彼得)

亞居拉、百基拉這對平信徒夫婦,因與保羅同業,與保羅同工同住了一年半(徒十八1~11)。在這些日子,他們不但在屬靈上得到保羅的栽培,也在宣教事工上成為保羅的好幫手。保羅往敘利亞佈道時,也把他們一併帶去;到達以弗所後,就留他們在以弗所工作(18~19)。就在這,亞居拉、百基拉遇到一位心火熱也很會講道但對真理認識不足的亞波羅,為能幫助他更明白上帝完備的真道,他們把亞波羅接回家,並將上帝的道給他講解更詳細(24~26)。這亞波羅把道聽明白後,便去幫助蒙恩信主的人,又向猶太人引聖經證明耶穌是基督(27~28),後來更成為初期教會一位重要人物(林前三4~6)。可見,亞居拉、百基拉這對平信徒夫婦在宣教事工上的參與,帶來何等深遠的影響!今天,且讓我們一起從他們的委身,思想平信徒該如何帶職宣教。

古舊福音與新福音 (作者:  巴刻)

首先,約翰歐文所傳講的古舊福音並不比現代福音更少傳完全和白白的救恩。它向人表明了相信的充足理據(基督的能力,以及神的應許),以及要來相信的有說服力的動機(罪人的需要,創造主的命令,這也是救贖主的邀請),新福音靠著宣稱普遍的救贖,在這方面沒有佔上任何優勢。肯定的是,古舊福音沒有留下任何餘地給廉價的多愁善感,把神給罪人的無條件的憐憫變成在神那一方的本質上的心軟,是我們理所當然認為就是這樣的;它也不容得把基督降格,把他表現為一個受到挫敗的救主,因著人的不信,他所希望要做的就要落空;它也不沉迷於對不相信的人所作的傷感的呼籲,讓基督來救他們脫離苦境,卻失望而回。古舊福音是不曉得現代講壇上所傳講的讓人同情可憐的救主和可憐的神的。那古舊的福音對人說,他們需要神,而不是神需要他們(這是一種當代的謊言);它不是勸人去憐憫基督,而是宣告基督已經憐憫了他們,儘管憐憫是他們最不配得的東西。它從來不會失去對神的威嚴和它所宣講的基督的大能的看見,而是根本棄絕任何使得他無條件的無所不能變得模糊不清的宣講。

對基督信仰的反思

以下的問題你同意嗎?

1. 當人在佈道會中決志那一刻他就已經重生得救。
2. 一個洗了禮的基督徒一定得救。
3. 著名福音派佈道家葛培理1998年在電視上接受水晶大教堂訪問時說:不論來自回教世界、佛教世界...,他們都是基督身上的肢體,..只要他們轉向內心的光,我想他們是得救的,他們會跟我們一起在天堂會面。

對目前中國神學教育的一些反思 (作者:林慈信)

這十年來,筆者全時間投入了神學院教學和平信徒神學教育事工。不論是在本地(洛杉磯),在北美各處的海外華人教會,在網絡電視上,或在其他海外華人的群體中(香港,日本,東南亞),都必然與中國大陸的教會肢體接觸。在那些為本地平信徒開辦的神學講座,往往都有中國大陸的海外神學生,知識分子,與教會領袖來『旁聽』。華人神學教育與海外華人教會一樣,已經不能分『大陸』與『海外』模式了。

德蘭修女的另一臉 (Dave Hunt)

世 上 幾 乎 無 人 不 認 識 德 蘭 修 女 ; 她 捨 己 服 務 貧 苦 大 眾 , 尤 其 是 對 印 度加 爾 各 答 的 照 顧 , 不 少 基 督 教 會 都 對 她 歌 功 頌 德 , 忘 卻 天 主 教 根 本 上 沒 有 真正 救 恩 。 以 下 由 Dave Hunt在 The Berean Call寫 的 一 篇 報 導 , 可 見 德 蘭 修 女 在 靈 性上 並 沒 有 得 救 , 她 的 終 局 是 地 獄 。

另 外 David Cloud的 「 德 蘭 修 女 是 一 個 真 正 基 督 徒 嗎 ? 」 也 描 述 的 德 蘭 修女 救 恩 的 真 相 ; 此 書 並 由 基 督 教 改 革 宗 出 版 社 翻 譯 為 中 文 。

何必盧雲,德蘭呢? (作者: 劉銳光)

當你閱讀基督教的文章或書刊時,你不難會發現,許多作者都會提到盧雲和德蘭修女這 兩位天主教近代名人。不少作者高舉他們,崇拜他們。

盧雲(Henri J.M. Nouwen)是天主教靈修及牧養神學作家,著有不少靈修,心靈反省的書。這些書固然受天主教徒的歡迎,也被基督徒窩蜂式的傳頌,仿似今天就只有盧雲的靈修才是洞見,才能真正把人帶到神面前。你不提盧雲,就好像不懂現今的靈修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