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歸正信仰(二) 之三

Post Views: 4,029 第三課:(讀經的態度及方法(二)清教徒釋經法) 總原則 聖經裡的文化背景於我們今天文化的距離並沒有那麼大。歷史,文法解經法。 (Grammatical, historical interpretation)解經的目的:應用! 解經原則 按字意和文法解釋聖經。聖經的字意 – 即文法上,自然的,作者的原意 – 乃是聖經的唯一意思。 解經的目的,就是藉謹慎留意上下文和文法,找到此原意。你若想明白一段有爭議性經文的真正意思的話,要留意經文的完整性,其主題,和上下文。當然,有些經文的原意就是喻意的。 解釋聖經必須一致和諧。聖經既然是上帝的話,表達上帝唯一的旨意,它所宣稱的一切事都是真理,經文之間不可能有真正的衝突。特別注重表面的矛盾,是不敬虔的表現。因此,我們對經文真正和完整的意思有問題的時候,我們必須查考其它比較清楚的經文。 按著教義解釋聖經,以上帝為中心的解釋聖經。聖經是一本教義性的書;教導我們關於上帝,和受造物與上帝的關係。墮落的人認為自己是宇宙的中心,可是聖經顯示上帝才是中心,它同時正確地形容所有受造之物,包括人;萬物都藉著上帝,為上帝而生存。 按歷史順序的解釋聖經,以基督為中心的解釋。 從經驗和實際來解釋聖經。聖經是非常實際的一本書,向人具體的情況說話:人在上帝面前的地位,充滿罪孽,污穢,無助;又告訴在這種情況中的人他應該相信什麼,作什麼會得到靈魂的健康。我們必須從聖經呈現教義的角度來教導聖經,也為聖經教導教義的目的來應用聖經。 以信心解釋聖經,尋求現實中的應用。 一段經文的應用來自經文本身。因此,解經工作的一部份就是找出經文裡面教義的「用途」 (uses)。 解釋的意思,就是讓經文對聽者有意義,有適切感;若沒有指出經文與「教導,督責,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義」方面的適切性,那麼解經的工作還是未完成。 我們在解釋任何一段經文的時候必須自問:1.    這些字,事實上是什麼意思?2.    其它經文對這段經文帶來什麼亮光?這段經文與聖經整體的啟示的關係是什麼?3.    這段經文教導我們那些關於上帝,關於人與上帝的關係的真理?4.    這些真理與基督拯救的工作有什麼關係?基督福音對了解這段經文帶來什麼亮光?5.    這些真理勾畫出怎樣的經歷?經文要解釋,培養,或糾正那些經歷?6.    這些真理記載在聖經中,是為了那些「實際目的」 (practical purpose)?7.    這些真理如何應用在我的身上,在他人的身上?如何應用在我們的處境裏?它們對今天人類那些情況說話?它們教導我們應該信什麼?怎樣活? 回應: 分成3人的小組,研究一段相關的經文(林前2:9—3:13,雅1:19-25,約壹3:19-24)從相關的經文來思想這段經文的意思。經過歸納以後,和全班分享。

認識歸正信仰(二) 之二

第二課:(讀經的態度及方法(一))

聖經簡介

簡單分組: 舊約(預備),四福音(彰顯),使徒行傳(傳播),書信(解釋),啟示錄(完成)

舊約:創、出、利、民、申(救贖);書、士、得、撒上下、王上下、代上下、拉、尼、斯(組織);伯、詩、箴、傳、歌、哀(詩歌);賽、耶、結、但、何、珥、摩、俄、拿、彌、鴻、哈、番、該、亞、瑪(先知)

新約:太、可、路、約(傳記);徒(歷史);羅、加、來(教義);林前後、提前後、多、約壹貳參(生活);弗、腓、西、帖前後、門、雅、彼前後、猶(個人書箋);啟示錄(預言)

認識歸正信仰(二) 之一

第一課:(真信徒?假信徒?)

假信徒的特質

弗五5-6,啟廿一8,林前六9-10。

假信徒對神的任何事情都沒有興趣。相反,對世界的事卻熱心追求。有些假信徒對教會的事奉很熱心,卻可能因為自己的興趣或希望讓人讚賞自己,而不是求神的榮耀。

有些人錯誤地以爲,只要了解一些關於基督的真理,爲罪難過,行善等等便能得救了。

從創世記看預設式護教學(十二)

第十二課
(總結及實習)

每個人都在實踐自己的信仰,有自己的世界觀。中性的世界觀是不存在的。世界觀都以基於信仰的假設為基礎,我們用這些假設來解讀現實。這是我們判斷某個人生哲學是“正確”(right)還是“錯誤”(wrong)的關鍵。聖經記載了大量的證明上帝存在的證據,包括他的道理,他的創造宇宙,和人的受造。皈依基督教的關鍵不是更多的證據,而是心的轉變。

從創世記看預設式護教學(十一)

第十一課
(問題討論)

A. 神在那裡?你證明給我看,我就信。
(背後預設:神是可以被人證明的,人是審判這證明的最終權威。)
想要證明什麼東西的存在,證據必須要和符合所證明的東西的特性(nature)。由於聖經認為上帝不屬於這個物理的宇宙,因此肉眼無法看到他,科學實驗也無法證明他的存在。由於人是有限的受造物,想要靠自己確切瞭解什麼知識,必須要在知道某個知識(anything)之前明白一切知識(everything)。可是有限的個體不能掌握無限的知識,從認識論的角度說,人不可能以自己為參照尋找真理。人的有限頭腦不能被作為終極標準。

從創世記看預設式護教學(十)

第十課
(其他宗教及哲學)

基督徒要對各種哲學的預設有所了解,然後才能作出批判:

文藝復興:16世紀;人本:人文主義;妥協:基督教人文主義;神本:宗教改革

啟蒙運動:17-18世紀;人本:理性主義,實驗主義,懷疑主義;妥協:自然神論;神本:清教徒,早期敬虔運動,愛德華茲

對佛教一個簡短的預設分析 (文:Paul Manata/譯:亞倫周)

“依賴自己,不要依靠任何人.將我的教訓成為你的光.依賴它們,不要依靠任何其他教訓.”
(佛祖〔1〕)

當在作出對佛教的批判時,首先要留意的是佛教並不是獨一的.佛教有很多不同的派別(小乘佛教,大乘佛教,藏傳佛教,禪宗等)單在日本已經有超過200種宗派〔2〕,而最流行(數字上)的是大乘佛教.本文主要會以它們的教導作批判.我會集中以一本介紹佛教的書作批判 (written by Mike Butler from the Buddhist Studies: Buddha Dharma Education Association & BuddhaNet 〔3〕). 這批判會針對佛教對“無常”的觀念.Butler寫關於無常時說:“ 問題在於這外面的世界是恆常地改變著,所有東西都是無常的,所以不可能對任何東西產生不變的關係.如果我們緊密及誠實地檢驗無常這概念,我們可以看見它是普及性的,所有東西都被無常所標誌著.我們可以設立一個永恆悟性上的原則,或者一個更高的自我,但如果我們密切地檢驗我們自己的內在精神,我們會看見它們只是由暫時性的思想過程及事件所組成而已.”〔4〕

認識時代﹕現在是什麼時刻?(作者:林慈信)

現在是什麼時刻?人類的歷史已進入什麼時代?教會應如何回應?

對我們福音派信徒而言,分析研究歷史的進展,分辨目前的歷史時刻,素來不是我們屬靈傳統的一部分。除了認清主必快來,我們必須脫離世界,努力傳福音,分別為聖,追求聖潔,我們的屬靈觀是分隔的﹕屬靈的管屬靈,屬世的管屬世,兩者毫無相關。近年來有了轉變。在我們眼前發生的事﹕天災人禍,回教的復甦,家庭與道德的崩潰,同性戀群體的政治力量,新紀元運動與異教的興旺,福音派神學與教會的無能,上帝的話在教會與講壇鬧饑荒,教會裏市場學大行其道,世俗心理學取代《聖經》輔導,上帝的兒女們饑餓,令人擔憂,我們不得不問﹕我們究竟處於什麼時刻?而我們自己的生活,和教會的事工模式,也不知不覺的越來越屬世。教會在世界裏,可是世界不可侵入教會裏。事實如何?

守約的神

很多人看到創世記的後半部都會集中在亞伯拉罕,以撒,雅各,甚至約瑟的生平,以他們的優點缺點來作自我分析及檢討,學習他們的信心,避免他們的軟弱。這當然是一種不錯的應用,也可以得到一些屬靈生命的提醒。但是如果我們真的相信整本聖經是神在歷史中向人類的啟示,那我們就一定不能忽略聖經啟示的漸進性,有機性及統一性。整本聖經一定是有一個系統,而且是前後一致而連貫的。這也是系統神學要研究的方法及內容,例如神論,人論,罪論,基督論,救恩論,教會論,末世論等。

從創世記看預設式護教學(九)

第九課
(創造論及進化論)

1859年,查理斯.達爾文(Charles Darwin)的物種起源(Origin of the Species)正式出版,達爾文物競天擇的理論,是現代思想的支柱之一,發展至今,已被學術界稱為“新達爾文主義”,一般簡稱進化論。他提出與聖經的創世故事完全相反的關於生命起源的解釋。由達爾文提出來的變異和自然選擇是最重要的進化機理。

從創世記看預設式護教學(八)

第八課
(實戰應用及態度)

應有的態度及方法

(彼前3:15) 1. 尊主為聖。2. 隨時準備好。3. 以溫柔、敬畏的心回答。4.最終極標準(箴 1:7)。

(箴26:4-5) 為辯論的緣故,邀請對方從基督徒的立場與前提出發,來認識基督信仰的合理性。為辯論的緣故,暫時站在對方的立場、幫助對方看見他的立場因為離開真理而站不住腳。(impossibility of the contrary)

從創世記看預設式護教學(七)

第七課
(從邏輯及宇宙統一性比較不同世界觀)

宇宙統一性(Uniformity of Nature)

(創8:22) “地還存留的時候、稼穡、寒暑、冬夏、晝夜、就永不停息了。”

宇宙統一性保證了很多物質世界的事情,在適當的條件下,不同時間,不同地方,會產生相同的效果。而科學完全需要假定宇宙的統一性!科學的研究只能在一個有次序,理性協調,統一的系統中才有可能。

從創世記看預設式護教學(六)

第六課
(從道德價值比較不同世界觀)

倫理學(Ethics)

倫理學討論有關生命意義與道德實踐的問題,是非的標則:什麼是對,什麼是錯?

基督教的倫理學:神的律法,聖經。惟獨上帝的旨意才是決定一切的最終權威。人的責任就是順服神、榮耀神,這是生活最高的指標(至善)。所以人若不順服神,就是悖逆神。

從創世記看預設式護教學(五)

第五課
(從知識論及形上學比較不同世界觀)

聖經中的世界觀包含了以神為中心的形上學、知識論、與倫理學。

形上學(Metaphysics)

形上學處理有關生命最根本的存在的問題。如「我是什麼」?我的本質是什麼?什麼是存在?我存在嗎?我的「存在」與其他人的「存在」是否相同?上帝存在嗎?什麼是真實的 ?

從創世記看預設式護教學(四)

第四課
(認識其他的世界觀:無神論,不可知論)

非信徒的世界觀結構

自主性 (autonomy) : 人立自己(或人的整體)為最高立法者, 人的自主性與神的自主性為敵。
中立性 (neutrality) : 人無法重新造一個世界,他只能重新解釋這世界,使之歸為己有。
絕對化趨勢 : 人不是全知,所以他只能把他片面的認知絕對化,用他的理解當成普遍的真理,但人卻不能正確掌握真相,所以歷史中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另一個絕對化的說法取代前者。
自我合理化 : 人為了要能夠像神一樣,所以在他的思想順序上,常常事先決定他要什麼,然後再找一套理由來解釋,使他想得到的可以被合理化。人在犯錯的事上,特別凸顯合理化的傾向。
在理性與反理性之間的搖擺 : 人由於他的理性有限,但又不能放棄他已經建構出來的一套理論,他就會硬著頭皮接受那些他理性無法解釋的事物,把他們當成是理所當然。

從創世記看預設式護教學(三)

第三課
(從創世記看聖經的世界觀)

起初,神創造天地。(創1:1)

神是獨立自存的(約1:3,羅11:36)。神不需要任何東西來滿足他,受造物卻需要神滿足。
萬物依賴神(徒17:25,西1:17)。如果沒有神的掌管及維護,一切都會失去功用。
神已經向人啟示(詩19:1-2,羅1:20-23,提後3:16-17)。離開神在世界和聖經中啟示,我們永遠也不會有真知識。神是無所不知,我們必須依賴他才能真知道什麼。(詩36:9,約14:6,西2:3)。在道德領域中,人同樣也必須依賴神。(創2:17,出20:2,3)。

從創世記看預設式護教學(二)

第二課
(假設及世界觀,信仰及理性)

假設(Assumption)

每個人日常生活的思考往往是從各種前提條件推出結論。但是這些前提條件本身就是建立在對現實的一些假設(assumptions)的基礎上。例如,烤麵包的時候,有經驗的麵包師要保證原料齊備,以及發酵所需的溫度。可是這些前提條件都是基於一個基本的假設:自然是恆定的(nature is uniform)。科學本身要成立就需要“自然恆定”這一假設,但是科學卻永遠無法證明這一假設。它們是被假設正確——基於信仰。所以從這一角度,科學亦是一種信仰。

從創世記看預設式護教學(一)

第一課
(介紹課程內容,認識護教學及預設式護教學)

何謂護教學(Apologetics)?

護教學又可稱為衛道學 ── 以聖經神學的事實示證基督教的真理,面對哲學,科學上的問題,為正統信仰作出辯護。原文由兩個希臘文字組成;‘apo’是“從”的意思,‘logia’是“道理”、“邏輯”的意思。(參:彼前3:15;林後10:4-5;猶1:3) 。

也談創造論及進化論

每次看創世記的頭幾章,都不禁會向上帝發出讚嘆及感恩;如果不是祂向我們啟示,我們永遠只可以憑空想像一切物質及人類的來源。我信主以後一直都很留意關於進化論的討論,在這裡我只會簡單把創造論及進化論作一些比較,讓一般基督徒都能明白進化論的錯誤在那裡,從而對神的啟示(聖經)產生真正的敬畏!(實在有太多以為進化論比創造論更可靠的信徒了)